rss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霓虹灯下新哨兵

图片说明:十中队的武警战士巡逻在夜色中的南京路上。30年来,中队先后有200多名官兵被各级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道德标兵、优秀志愿者等,先后收到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感谢信、锦旗、奖状、牌匾2200余件。中队官兵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雷锋精神,需要拓展学雷锋的形式和内容,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

  图片说明:十中队的武警战士巡逻在夜色中的南京路上。 新华社记者 陈飞

  霓虹灯下新哨兵 ——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践行雷锋精神纪事

  本报通讯员 章乐平 邱波 王小磊 王刚 记者 朱斌

  十里南京路,爱心涌动,暖意融融。驻守在这里的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自1982年进驻以来,在爱民为民的服务中践行雷锋精神,坚守道德高地,在改革前沿引领社会新风,在国际大都市当好文明使者,用大爱真情打造了新时代南京路上的道德名片。

  30年来,中队先后有200多名官兵被各级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道德标兵、优秀志愿者等,先后收到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感谢信、锦旗、奖状、牌匾2200余件。

  与一位老人的故事,和中队历史一样长

  去年9月16日上午,89岁的忻大爷躺在上海长征医院的病床上,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念叨着:“孩子们,我的孩子们……”医生知道,老人口中的“孩子”,就是常年照顾他生活的武警十中队官兵。

  十中队与老人的故事,和中队的历史一样长。

  在南京东路街道忻大爷家门口,一块牌子分外醒目,上面写着“武警十中队家庭敬老院”。老人自幼双目失明,老伴早年因病高位截瘫,长年卧床不起,膝下无儿无女。老人家的房子很小,通风差,卧室紧挨着厨房和卫生间,霉味、臭味夹杂在一起,令人作呕,战士们定期来打扫卫生,帮着通风散气。夏天,为他们装好纱窗纱门,冬天为他们买来取暖器,家里米面油盐和水果从未断过,不让他们出一分钱,操一点心。逢年过节,战士们还把夫妻俩接到中队,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时间一长,个别新战士有些困惑,为什么他的亲戚不管?时任指导员的夏光荣对战士说,正因为社会上一些人爱心缺失,才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就更需要我们奉献爱心。

  去年8月,忻大爷突发重病,街道干部紧急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但因为没有床位而办不了住院手续。闻听消息,十中队雷锋班班长丁君赶忙请假来到医院协调。医院领导被中队官兵感动了,破例调剂出了一个床位。这一切,也被闻讯赶来的侄女看在了眼里,她噙着泪水说:“伯伯,这20多年多亏了武警战士们,对照自己,他们才更像是您的家人……”此后,在忻大爷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侄女每天在病床前悉心伺候。

  送水果、搞卫生,更送去温暖的人际交流

  “看到了、看到了”,家住威海路振法大楼的任淑珍阿姨通过网络视频,见到了远在福建的亲戚,这让在上海无亲无故的她喜出望外。看着这一幕,一旁的十中队排长闵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任淑珍老家在福建,年轻时到上海,至今孤身一人。去年8月的一天,排长闵奇和战友一起带着水果来看望她,任阿姨非常高兴。一周后,闵奇又带着水果来看她,发现他们上次送的水果都烂掉了。任阿姨不好意思地说:“你们以后不要带东西来了,我什么都不缺,就缺有人跟我聊聊天。”闵奇明白了,任阿姨需要的是与人的交流和心理上的安慰。

  这件事给官兵们很大的启示:现在吃穿不愁,如果做好事还是停留在送水果、搞卫生上,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现实需要。从那时开始,闵奇和战友们经常同她聊天,得知她喜欢戏曲,就精心挑选购买了戏曲类碟片送给她。原本闷闷不乐的任阿姨,这下开心了。官兵们的休息时间有限,不能天天来陪阿姨聊天。于是,闵奇就拿来一台笔记本电脑,连上无线网络,教她使用网络聊天。闵奇说,等把阿姨教会了,就帮她买台电脑,这样她就可以随时见到亲戚朋友们了。

  雷锋班战士单力也遇到过类似的事。两年前,单力接过老兵手上的“剃头刀”,当上了理发员。一开始,每月20日在南京路开展为民服务时,单力的摊位总是最“火”的。但不知什么原因,来排队理发的人慢慢地少了,这让单力很纳闷。

  有一次,一位老大爷理完发后一声叹息:“这个小伙子没有以前那位爱说话,我来理发又不是为省钱,主要是说说话……”看来,理发光靠技术还不行,更要有贴心的服务。不久,单力买来有关心理学、老年保健等方面的书籍,开始学习与老人沟通的技巧和话题,还学起了上海话。从此,单力的“粉丝”越来越多了。

  中队官兵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雷锋精神,需要拓展学雷锋的形式和内容,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

  一个连陌生人都愿意帮助的人,是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2011年12月24日,在相恋达7年之久、前后两次推迟婚期之后,十中队副指导员蒋可鹏和妻子蒲宏雁步入了婚姻殿堂。

  8年前,两人一起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相识、相知、相恋。大学毕业后,一个分配到了上海,一个则留在了老家湖南工作。

  也许没人相信,别后3年,他们除了电话沟通,竟然没有再见过一次面。定了两次婚期,也都分别因为上海世博会安保、世界游泳锦标赛执勤等任务而一推再推。蒲宏雁发来了质疑:“是不是因为大上海繁花似锦让你迷了心?”2011年11月19日,蒲宏雁突然来到上海。蒋可鹏知道,这是女朋友给他下最后通牒来了。

  3年未见,蒋可鹏把她安排在中队的接待室休息后,就去忙着联系安排资助贫困学生的事情,当他带着中队八个班长把战士们捐助的钱款和学习用品给8个贫困学生寄去后,才放心地坐下来陪伴女朋友。看着蒋可鹏带回的一沓邮寄单和整理好的贫困学生资料,蒲宏雁的心里多了一份感动。

  第二天刚好是中队为民服务日。早上6时30分,蒋可鹏又带着中队的志愿者走上南京路一如既往地开始了为民服务活动。他忙碌着,丝毫没有注意到,在不远的街角有一双噙着泪花的眼睛一直在默默地深情地注视着自己。

  当天晚上,蒲宏雁紧握着蒋可鹏的手说:“我全都看到了,这两天时间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你。你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有爱心的人。一个连陌生人都愿意去帮助的人,我相信你更会好好地爱我。下个月我们就结婚吧,这次你可不能再‘骗’我了”。

  “对家的责任,放大了就是对社会的责任。”中队官兵正是用这种境界,践行着雷锋精神。

  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中,以模范行为向世人展示文明与道德

  在上海,聚集着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外国友人,十中队以他们的模范行为,向世人展示着文明与道德。那是一个个感人的镜头:

  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对上了年纪的美国夫妇在南京路和西藏路交汇处迷路了。夜已深,雨正密,街上行人稀。暴雨中,执勤归来的战士黄治中、田旭明迎上前去,简短的英语对话后,方知两位外国朋友回不了下榻处。两名战士二话不说,脱下雨衣披在外国夫妇的肩头,又接过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将老夫妇送到了2公里外的酒店。

  一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来了一批日本游客,可当时“一大”会址的图片解说只有汉语和英语两种,没有配备日语讲解员。这时,在大学里主修日语专业的十中队讲解员傅科站了出来,主动请缨为日本游客用日语讲解。当他用流利的日语讲解完全部展览内容时,大厅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其中一名日本游客是二战老兵,他听后激动地拉着傅科的手说:“听了你的解说,更加深了我的忏悔之情,明年我要带一家人来上海。”后来,他们一家果然如期而至,上海东方卫视在《中日之桥》栏目进行了播出。傅科还用10多天时间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纪念馆译出了第一份日文讲解词。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 网络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消费建议。如发现稿件侵权,请联系我们

头条推荐

「我的朋友很少」官网更新,主要角…
改编自平坂读所著的大人气轻小说的TV动画「我的朋友很少」,即将在今年的10月6日开始播出了,昨日(9月6日),本作的官网进行了更新,放出了全部主要角色的彩图设定,经过人物崩坏风波,以及多幅版权绘放出后,我们终于能一览本作的人物作画究竟如何了。…[详细]
  • 没有动漫文章